-
三門縣深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五學模式六步循環
- 2012-12-13 浙江在線
今年以來,三門縣堅持以加強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為目標,通過廣泛開展學習推廣“五學模式”,深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大力營造和形成重視學習、崇尚學習、堅持學習的濃厚氛圍,全面激發學習力,進一步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力、執行力和公信力,為促進三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五學模式”為基礎,三門縣形成學習型黨組織“工學互促”流程模型——“六步循環”學習法。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五大系統協同發揮,通過“五學模式”的具體辦法,實現六步循環流程,促進學習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螺旋式進步。
第一步,“調查興學”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這是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切入點。結合近年來一貫堅持的領導干部蹲點調研、走訪考察、扶貧幫困等常態化工作,在全縣各鄉鎮設立“問題”現場調查點,根據“問題”實際的輕重緩急,按縣級、部門、鄉鎮3個層次形成系統性調查興學網絡,從而將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科學地結合起來,把準學習的方向。比如在“大干二季度”活動前期,縣四套班子領導分頭下基層進行蹲點調研和走訪考察,征集并梳理出128條問題和建議,為“大干二季度”活動找到了突破口。同時,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注重本地本單位的調查研究工作,查找工作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邁出學習的第一步。
第二步,“群組共學”謀方法。以共同的學習愿景為基礎,以查出的“問題”為突破目標,組織相關隊員組成研究小組(團隊),運用頭腦風暴會、主題研讀會、專題研究會等形式開展問題攻關和學習交流活動,謀劃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比如針對大項目少的現狀,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重大項目前期“諸葛亮會”,專題研究74省道北延、臺州港健跳南港區疏港公路、蛇蟠文化創意島、三門縣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報批和推進時序問題。
第三步,“現場教學”定方向。按照謀劃出的措施辦法,選擇一定的范圍作現場實驗,邀請專家和學者從邏輯推理和實際操作兩個角度,檢驗擬制措施辦法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為下一步的正式執行作出科學的決策參考。比如根據“大干二季度”四套班子領導集中推進周活動和工業經濟發展有關問題辦公會情況,召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
牽頭、分管領導參加的分區塊工業經濟現場辦公會,進一步解決園區和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第四步,“定向幫學”強執行。根據本單位的工作重心和學習訴求,針對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邀請相關專家學者、技術骨干等對執行團隊開展一對一的專題輔導活動??h里建立定向幫學“專家庫”,隨時根據各級黨組織的需求,開展定向指導活動。比如開展重點項目建設“難題破解月”活動。針對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縣四套班子領導深入所聯系的重點項目進行現場督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難題,促進重點項目攻堅克難;圍繞要素保障和施工保障,采取會商會辦的方法,一項一策、一事一議,實現專項、專組、專人破難題、抓落實,為重點項目推進“拔釘護航”。
第五步,“全員輪學”促推廣。在實際經驗比較成熟的條件下,為了擴大規模和增強團隊的整體動力,就有必要開展“全員輪學”,最大范圍地組織本單位全體人員開展相關業務培訓活動,提高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比如在全縣層面,通過跨團隊、跨系統的方式,開展全員性共性項目學習培訓活動,按照領導干部、中層骨干和社會“兩新”組織黨員3個層面,開展分層分批集中培訓,有效運用專家授課、小組討論、大班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開展“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等專題培訓活動,不斷增強學習效果,為“突破三季度,決戰四季度”提供智力保障。
第六步,“結對互學”重反饋。學習型黨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各級黨組織的一切工作最終是為了廣大群眾。因此,各級黨組織必須要注重橫向拓展工作和學習的交流網絡,最大可能地與上下級部門、本地企業和社會組織群體結成學習對子,一方面是便于在項目、信息、技術、人才等學習資源方面實現優化配置,另一方面是為了便于在工作
學習交流過程中,真實地獲得社會各界的反饋意見,以便更好地改進黨組織的工作。比如縣行政審批中心主動與縣紀委(監察局)結成對子,建立行風監督機制,通過設立意見箱、發放反饋表等形式,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召開審批提速、作風提質、監督提效“三提”工程推進會,以改善發展環境、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切實
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經濟加快發展。
全縣各級黨組織通過以上六個步驟循環,建立起了學習服務工作創新的激勵機制,鼓勵領導干部將創新的空間落實到每條線、每個環節,注重以學習的創新推動工作的創新,繼而推動發展的創新,增強“巧實力”,更好地適應變化、引領變革。通過抓學習成果的應用,使干部把書上學的、心里想的、手上干的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成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典范,形成“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創新工作—推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爾格科技:學風勁吹增動力
企業家的氣質決定企業文化。
浙江爾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黎賢鈦是個學者型的企業家。數年來他自學不輟,醉心于機電、電子、環氧樹脂APG工藝、變壓器組件及機械、電器方面的研究,自行研發50多種新產品。在他的帶動下,爾格科技好學之風勁吹,企業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科技型企業,省專利示范企業,省創新型企業。
黎賢鈦說,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他們引導黨員干部從創造可持續價值和實現公司發展戰略高度,將“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理念深植黨員干部頭腦,專門設立質量學校、培訓中心、國際交流中心、青年活動中心、職工圖書室、懇談室、黨建中心等學習型組織和素養提升平臺,方便企業黨員和員工進行學習。通過組織學習、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引領員工進行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效益。在加強學習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能力。
在爾格科技,每年8月都會舉辦創新大會,每個員工都可以提交自己的創新提案,企業對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進行獎勵。商務部區域經理楊忠云在與客戶交流時發現,油泵產品上使用的接線板,原先采用釬焊工藝,成本高達每塊470元,如果改進工藝,采用絕緣材料,成本可降到每塊50元。這項創新提案被運用于和諧號動車組上,為企業一年節約成本近千萬元,楊忠云因此也得到4萬元的重獎。
培訓是最受員工歡迎的福利。新員工進企業,先要經過三級培訓;平時車間常年舉行每日班會、安全生產培訓;組織部門經理、生產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到東芝、ABB等先進工廠參觀學習;高層干部可以參加MBA學習,所有培訓都是帶薪培訓。在爾格科技,每月都舉辦培訓講座,技術骨干、企業中層是學習最積極的學生。上周末,總工程師陳文聯剛剛舉辦過關于“國際鐵路行業標準”的講座,教授企業員工如何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可維修性。他說:“通過培訓,員工的職業技能得到普遍提高,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愛學習、求創新的氛圍在企業蔚然成風?!?nbsp;
梅山村:遠教送來“聚寶盆”
“滴滴”兩聲脆響,三門縣健跳鎮梅山村黨支部書記呂佐柳手機上跳出一條短信:“今天下午三門縣遠程教育辦公室將播出沿海灘涂養殖綜合技術科教片,請注意收看?!眳巫袅R上把短信轉發給了村里的青蟹養殖戶。他說:“在我們心里,遠程教育站點是我們獲取科學技術的‘百寶箱’、‘聚寶盆’?!?/p>
梅山村目前總共169戶,其中從事水產養殖的70多戶,村民年人均收入11680元,是遠近聞名的水產養殖大村。而在2003年前,梅山村還是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村民靠種植幾畝薄田為生,年人均收入只有3582元。2003年,村民陸續開始養殖青蟹,走上了致富增收的道路。
青蟹好吃但難養。養殖戶們發現,每年七八月份,塘里的青蟹成群死亡。掰下死蟹的腿一看,里面沒有蟹肉,只流出一股股泛黃的膿水。通過遠教系統,養殖戶們聯系上了三門縣水產局的專家陳紅琴。陳紅琴告訴他們,這是黃水病,需要在水塘中投入大蒜素預防,同時,要降低青蟹的養殖密度。
按照專家的指點,梅山村青蟹的發病率大大降低。從此,養殖戶們把安裝在遠教站點的兩臺電腦當成了“活字典”,黨員遠教學、干部網上查、村民頻道點,村級管理員積極搜索下載。養殖戶們白天忙著照料蟹塘,晚上聚在一起收看學習。大家一有空就坐下來在一起探討技術上遇到的難題,共同交流養殖方面的經驗、技巧,商量解決的辦法和途徑。村民們從蟹塘里掘到了第一桶金,嘗到甜頭的養殖戶們逢人就夸:“遠程教育是個寶,富了腦袋富腰包?!?nbsp;
走進梅山村遠教教室,“授知識于課堂之外,寓教育于娛樂之中”的橫幅十分醒目。這個教室有70平方米,可容納40多人學習。但呂佐柳說,每次學習科學養殖技術,這里總會擠得水泄不通。因為原來兩臺電腦不夠用,村里還配備了投影儀、音響等設備,成立了村遠教文化中心影院,可同時容納150人觀看。
通過學習實用技術,養殖戶們還開發出青蟹、蟶子、血蛤、白蝦等混合養殖新模式,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效益。村民呂祖陽承包了26畝養殖塘,是村里第一批靠養殖致富的能人。一開始養青蟹,一年收入三四萬元左右,如今搞混合養殖,平均年收益將近10萬元。他說:“不學技術那是瞎養,靠老天吃飯;越學技術,越覺得養殖這個行當的水很深,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nbsp;
如今,村里成立了梅山海水專業養殖合作社,30多戶養殖戶到江蘇、寧波等地承包養殖塘,產品打入了上海、杭州、寧波、溫州等大中城市,年銷售收入達1200多萬元。
平安社區:整合資源促學習
這兩天,三門縣海游鎮平安社區的入黨積極分子王玨老往社區退休老黨員邵國潮家里跑。老邵臥病在床,小王給他讀讀報紙上關于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有關內容,講講社區里發生的新鮮事,其樂融融。
這只是平安社區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縮影。社區黨委書記林咸登說,平安社區轄區內有工商、煙草、林業等17家單位。自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平安社區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創新學習方法,拓寬學習途徑,不斷優化學習內容,把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為社區黨員干部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好的學習平臺。
走進平安社區圖書室,社區居民鄭有訓正捧著一本花卉種植技術書讀得津津有味。他說,“這個家門口的圖書館,圖書經常更新,我們從家里走兩步就到,就像自己家的書房一樣,非常方便?!?nbsp;
林咸登介紹道,社區圖書室只有5000冊藏書,能夠吸引這么多居民,主要得益于與三門縣圖書館建立了圖書定期交流機制。每個月縣圖書館都會送來四五百本更新圖書,同時將借閱率較低的圖書回收??h圖書館還根據社區居民的閱讀喜好,為社區圖書室送來大量電器維修、園藝、廚藝等實用技術書籍。通過圖書定期交換,社區圖書室圖書常換
常新,始終保持了較高的閱讀率。
不僅圖書資源共享,平安社區還借助社區內三門縣職業技術中專、第二高級中學等學校,實現了師資力量共享。前不久,社區辦公室接到居民電話,要求舉辦攝影課程。林咸登馬上和職業中專聯系,邀請他們的老師前來授課。他說,借助有關學校的教育資源,社區已舉辦家政、電工、健身、舞蹈等課程20多次,吸引近千人次學習。三門縣第二高級中學行政后勤黨支部書記林咸君說:“參與社區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對我們學校也有很大幫助。我們邀請社區領導到我們業余黨校為學生進行講座,學生也常到社區進行社會實踐,通過互相學習,取得雙贏?!?nbsp;
黨員帶頭學習,群眾積極參與。平安社區黨委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與社區發展相結合、與居民需求相結合,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增強了黨組織的執行力,凝聚了人心,聚合了力量,助推了海游鎮經濟社會和諧快速發展。